
关于皇宫椅的审美,谢勇有着与普通评鉴标准不一样的看法。比如扶手、卷草纹的雕刻,每个制作者会带有极其强烈的个人理解与品鉴标准,大小、纹饰的通透程度也不同。有人认为其大小以一握为美,还有人认为纹饰雕刻的连绵无尽的画意以通透为标。那么,这一握究竟多大?有尺寸标准么?再有,扶手上卷草纹与流珠回转的力度与雕刻纹饰的配合比例,每个匠人制作出来的都不一样,谁家更优?人们常说故宫里的皇宫椅是最标准的,堪称典范。那么故宫藏皇宫椅又有哪些审美元素呢?难道故宫所藏就是最美的吗?简单一个扶手处的卷草纹雕刻,其美与丑,优雅与否,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。谢勇认为,卷草纹的雕刻必须是灵动的,就如同真实的草叶盘缘其上。至于一握大小,不仅是人们实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,更是在此基础上,与皇宫椅整体比例和谐所把握的重点。
谢勇说,审美是两只眼睛和心灵的呼应与品鉴。特别是红木家具的审美,把握住传统美学的要素,才是最基本的原则。古典家具的美,是通过双眼进行品鉴的,这是一种视觉逻辑的高层次透视过程。许多人认为,红木家具的审美是极为艰难的事情,因为审美没有标准可言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,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又不尽相同。这种说法不能说错,但在红木家具的审美过程中,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,即要符合传统美学的要求。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八病十六品,即是在传统美学原则下给出的标准,而这也成了红木家具审美的通则。就因为如此,红木家具的审美就成为一项重大的美学关注。它不是没有标准,而是许多人没有掌握这个审美核心,因此在家具的审美实践中,许多人会无所适从。
儒匠传奇 谢勇
审美为什么是两只眼睛?因为一只眼睛往往只能看到某个局部,是单一视角。同样,如果心灵没有美学元素的感应,那么你面对的对象就是片面的。不能达到美学的境界,从而也就失去了审美的意义。就拿儒匠传奇目前设计的这对皇宫椅来说,许多人看上去和故宫所藏的皇宫椅大同小异,甚至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皇宫椅差别不大。但是,无论是雕刻、椅盘上下两部分的比例、坐面与束腰的比例、椅圈扶手处卷草纹和鳝鱼头曲线的搭配,都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大处和谐、细节精致、留白富韵、内劲充沛的特点。比如说背板的开光,由于稍微加大了面积,再辅以灵动的纹饰搭配,使得皇宫椅的整体变得格外有活力,使人感到气质上的尊贵与奢华,又于精致处富含生命。谢勇说,这也是皇宫椅审美的重点所在。
作为一个红木企业家,仅仅知道美是远远不够的,谢勇知道自己的使命,就是制造出符合传统家具美学标准的红木家具。这需要极高的标准。没有高的标准,就没有堪称为经典的产品。当今时代,只有按照高标准,追求工艺上的精致,才能成为人们追捧的产品。而这也恰恰体现了谢勇对于古典家具的造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