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泽林 红木江湖老爷子

人物|佚名2016-08-11
阅读:86555
  “没有王老(王世襄)、胡老师(胡德生)和于老师(于善普)的点拨和帮助,就没有我王泽林的今天,我给几位老师鞠躬了”。2013 年末,王泽林在一次文化论坛正式演讲前动情地说。
  启功题写龙源工艺匾额
  
  年过七十的王泽林在圈内被尊称为“老爷子”,王泽林很谦逊并且低调,他总说自己是个农民、没有什么文化,只是做了一辈子木匠活儿。了解王泽林的人都知道,这个老头可不简单:改革开放时承包村内木器厂;参与过梆子井文物仓库家具修复;王世襄写《明式家具研究》找过他;搞过古典家具出口创汇;制造的黄花梨圈椅海内外闻名。可以这么形容王泽林的知名度,“在遵化除了要看清东陵外,王老爷子做的圈椅也是必看的。”
  
  _I7A2926_副本王泽林在中国宫廷家具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发言
  
  因为生计,王泽林年轻时便做了木匠,当时只是制作一些写字台、桌椅、木柜等办公家具。后来王泽林进入县里展览馆工作,制作了展现遵化风貌的沙盘模型并拿到广交会参展,因为这个沙盘,县政府给他评为“全国学习标兵”。1979 年,村里的书记找到王泽林,让他回到村里把亏损严重的副业木器厂搞起来。当时村里很穷,木器厂一天的工资是一毛五,而王泽林在城里一天能挣三块钱,书记请他去供销社吃烩饼,因为没钱只要了一碗——两人吃。这样,王泽林作出了让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:承包村里的木器厂。“在村里扎根,世代干下去,做出文化,做出产业,让农民变成高技术工匠”。当时王泽林在厂里开会时说的这句话没几个人明白,而在十几年后,这句话成为了现实。
  
  王泽林(右)对打磨工艺进行指导
  
  木器厂要想得到发展,在工艺和销路上首先需要突破。在朋友的介绍下,王泽林来到北京,在东单信托公司看到很多明清老家具,并且开始接触明清家具的修复工作。后来在清史专家于善普的介绍下,王泽林进入故宫修复明清皇家家具。在故宫里,王泽林如入宝库,成百上千件“造办货”,“一木连做”、燕尾榫等传统工艺……王泽林开了眼,明清家具制作及修复的技艺水平也就在此时突飞猛进。因为技艺高超,曾主持满城汉墓金缕玉衣修复工作的马更生也找他修复家具。“明清家具的制作工艺极具科学性,结构更为耐久,现在很多木工都掌握不了”。王泽林说道。
  
  在打开销路方面,王泽林与北京工艺厂合作,厂里制作的家具远销国外,出口创汇。因为王泽林在出口创汇方面贡献突出,组织上还奖励给他自行车票。90 年代初,王泽林到美国注册公司,接受国外订单。
  
  现在的龙源工艺,也是从那时开始起步,制作明清紫檀、黄花梨家具。“从采料、加工材料、配料、制图、木工制作、结构、雕刻、打磨、烫蜡、验质等流程,我都是亲自管理。工匠制作的家具线条有 1 毫米的误差,我都能一眼看出”。王泽林在谈到龙源工艺产品品质时说道。做了一辈子明清家具的王泽林,到今天依然低调地说自己差得还很远。他做的紫檀带托泥圈椅故宫专家看了都连连称赞;他带出的 200 多名弟子,不是各古典家具厂的老总,就是骨干;在他带动下的遵化康各庄木作产业,蒸蒸日上、蓬勃发展。

分享:

木作视界
木作七千年
木作中华手机台